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
- 一杯新的米露:106.94.37.45這部真的很糾結,前一半還和第一部一樣牛逼,完全是要五星的,後一半就是三流拳擊片的水準了。。。
- 遇斷:210.28.124.67羅伊·安德森“生活三部曲”之首,2000戛納評審團獎。千禧年恐慌+末世啟示錄,信仰失陷,詩人已瘋,精神貧瘠,物質至上。依然是白麵群像式的荒誕劇影像,冷幽默中透現著悲涼與絕望。除一處後拉鏡頭(火車旁初遇已逝者)外,均為固定機位深焦長鏡頭。群戲場麵調度精妙,後景中亦有不少重要信息,如無盡的堵車(比較戈達爾[周末]影史最長塞車)與隻朝一個方向走、間或彎腰鞭打前排人的遊行隊伍。最捧腹之景:失敗的大鋸活人魔術&敲打垃圾堆旁電線/燈杆後溜出的群鼠。| 安坐者是可愛的 | 找不到人卻遭街頭路人毒打| 全城人齊聲張嘴高唱 | 隻能呆在鐵籠般床上的百歲億萬富翁大地主 | 傾斜晃蕩的耶穌+賣耶穌失敗將其丟棄的商人 | 驚慌逃跑的開會者&向內開的門 | 詭異的祭禮與震悚的收尾 | 眾逃亡者拉挪著過載的行李車。(8.5/10)
- 娜娜:171.8.246.528.5/10 1983年的作品,對人們是否生活在過度刺激的時代的思考,那個時候的毒瘤技術還是電視和錄像帶。曆來對屏幕上的性與暴力有兩種看法,一種是它們增加社會暴力犯罪的氛圍,另一種是它們充當了發泄的出口,發生在屏幕上總比發生在大街上好。本片在輾轉中還是選擇了前者。The television screen is the retina to the mind’s eye,這句話多次出現。如果不是科幻作品,有特別高瞻遠矚的眼光,討論技術的電影確實很容易過時啊。對於互聯網原住民,再看對電視的反思可能會覺得不痛不癢吧,批判力度也就大大減弱了。在今天這個“電視”換成了手機電腦平板等等屏幕,是互聯網的終端也是衍生器官。下個時代改變生活的科技產物又會是什麽?你願意相信它是善良的嗎?如果不是,你怎麽逃離?
- 阿蒂爾·蘭波:210.39.201.26審美構圖足夠精細,風格異常突出,作者味兒濃厚到會勸退很多觀眾,但觀影樂趣是有的。符號性極強的人物和道具,角色刻意但協調的站位,好像一副來自近未來的動圖。已經很久沒看這種類型的藝術片了,帶我回到十幾年前,剛去看展時的那個狀態。表達並不晦澀,有時近乎於直白,隻是形式在前,當然樂趣也在形式。
- 廚師沙拉不換:106.91.60.103我給五星· 真的很溫情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