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搞搖滾的魏鋒:222.45.199.4如果說“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常常有非常鮮明的個人影像風格,那鮮明更多表現為某種視覺語言的極端偏好。” 那麽霍建起導演的確算得上一個非常不同的例子。《暖》中表達的是電影永恒的主題之一:遊子回鄉。故事很清淡,人物關係也很簡單,而霍建起用一種樸素但不失工整的手法表現出了一種流動的情緒。用冷暖兩種極具反差卻又互相糾葛的色調,使得過去與現在的時空纏繞交錯在了一起,那是一段逝去的感情,是對錯失並且無法彌補的悔恨的緬懷,而這種錯失似乎最終又成為了主人公們的幸運。
- 無所況味:123.232.102.90原來看過第一部,續集延續長鏡頭甚至更長誒,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展開槍戰,高樓玻璃打鬥看得手心發汗。坑娘的兒子沒幾句台詞卻招來了各種麻煩,看著就想揍他🙃
- 將軍紅:210.30.242.65很難形容大一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所受到的震撼。 真的。 這就是齊澤克說的,愛欲哲學反思。 你媽的。 我看不懂。 但我受到了衝擊。
- 燉燉:106.83.11.96第二部的時候就漸漸清醒了許多·······
- 麥克飛彈:123.235.153.35惻惻輕寒翦翦風,小梅飄雪杏花紅。夜深斜搭秋千索,樓閣朦朧煙雨中。理想是什麽?對於我父母那輩人來說,理想就是斷了索的秋千。霍建起的鏡頭中有那種淒迷的詩意,不過影像上的自卑仍是他的問題。文學成就電影——這是第五代作品的特點。莫言的小說為《暖》奠定了“白雲千載空悠悠”的蒼涼基調。事實上,錯過《孔雀》開屏的命運不止發生在兩三個人身上,那是同一命運發生了無數次:一個時代的人成了另一個時代或另一種生活的暗戀者。就像李白能望見廬山瀑布的灑脫,但他卻寫不出《黃鶴樓》的悵惘。崔顥題詩在上頭——為此詩仙也成了“眼前有景道不出”的啞巴。最後——愁腸欲斷,正是青春半。連理分枝鸞失伴,又是一場離散。掩鏡無語眉低,思隨芳草淒淒。憑仗東風吹夢,與郎終日東西。吾今兩鬢已成絲,每每逢春獨自輩。最恨秋千無力上,風流不比少年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