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雜魚某:121.76.200.226再一次確認,一個影廳就是一個時空艙。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,但當銀幕亮起,立馬就回想起第一次看這片的情形:用“風行”下好資源,然後拷到MP4分段看完。想來《入殮師》是我成長中第一次“死亡教育”,也記下了殯儀館老人的箴言(死是一道門),那和村上春樹在《挪威的森林》裏寫的不謀而合——“死非生的對立麵,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”。重看時不停在想,這樣的作品是不是隻有日本影人能拍得出來:人物的漫畫感可愛而不越界,故事時刻遊走在煽情邊緣卻不濫情,人性中本能的抵觸與對溫柔的癡迷此消彼長。結尾,逝者不出所料地用死物向生者送信,不求理解但求懺悔,情境再由死亡與悲哀自然過渡到新生與喜悅,雖然略顯匠氣倒也無懈可擊。這是東亞人獨有的情感書寫。
- 為豆瓣FM而生:222.74.62.122自古好夢難長久,彩雲易散琉璃脆。
- 隨果君:139.213.182.841.第一次看侯麥。侯麥的視聽語言相當樸素:零配樂,弱化的表演,簡單直接的剪輯和調度,侯麥大概是新現實主義的忠實信徒; 2.當年莫奈的畫被評價是需要撐著陽傘觀看,侯麥的電影也有類似效果。白天和外景用自然光,夜戲和內景用的也是高調打光,人物的臉上幾乎從來看不到陰影,再加上簡潔明快的構圖和用色,畫麵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明亮和通透,而這種視覺風格又和他簡潔的電影語言搭配得非常協調,構成了一種鮮明而統一的藝術風貌; 3.侯麥是用一種文本性優先的方式架設了一場關於愛情的辯論,而這場辯論中其實是無所謂渣無所謂婊的,各色人物隻是在用言行來闡述觀點而已,導演並沒有judge什麽,這也是侯麥高明的地方; 4.阿曼達·朗格萊十幾歲的青春肉體真是美好到不行啊~
- 任艾琳:106.91.157.219算是紀錄片性質,比想象中好看。好看是基於影片帶給我的主觀自省,以及對藝術對生活應該懷有何種態度的思考。生活中我不會喜歡麥昆那樣的人,甚至應該挺討厭的。某種程度上來講他一直未斷奶長大成人,而這讓人嫉妒。
- 六顆米:106.87.218.176這是哪裏的海灘?連郵遞員都那麽帥。。。 據分析,花心大叔乃射手男,帆船教練乃巨蟹男。